2010年上半年中药进出口额达12.2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中药进出口稳步增长
中药进出口额达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4%
中药进出口两旺,隐忧犹存
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形势与其他医药产品类似,进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额为9.1亿美元,同比增加26%。出口商品以植物提取物和中药饮片等原料类为主,该类商品占中药总出口额的78.8%。而中成药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2.9%,且同比涨幅也是各类商品中最小的,仅为17.1%。
上半年,中药进口额3.1亿美元,同比增加16.3%。其中,中药饮片进口增幅最大,中成药进口增幅放缓。
中药材饮片出口量价齐增
今年上半年,我国很多药材价格上涨了几十倍。
中药饮片出口量为14.3万吨,同比增长18.6%;出口额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出口平均价同比增长13.5%。价格涨幅较大的药材有:贝母(价格同比增229%)、田七(价格同比增191%)、冬虫夏草(价格同比增48%)、黄连(价格同比增48%)、白术(价格同比增38%)等。
药材价格飞涨有多种因素。我国药材的主产区上半年气候异常,先后经历冻灾、干旱以及洪涝灾害,药材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另外,部分药材批发商“囤货居奇”也是推高药材价格的因素之一。预计下半年中药材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传统市场表现平平
我国中药主要出口市场是亚洲,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包括日本、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此外,美国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出口市场,占全球市场的10%以上。上半年,我国中药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香港、美国。
日本和美国作为传统的中药出口市场,同比增幅较小,尤其相比其他新兴出口市场,传统市场表现平平。以植物提取物出口为例,虽然,日本和美国在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两位,但增幅均低于10%,而排名第三和第四的马来西亚与印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67%和19%。中成药出口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日本作为我国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上半年出口同比呈现负增长,下降6.3%。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中药贸易新亮点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我国与东盟各国间涉及中药类商品的关税大幅降低,同时,通关更加便利。1~6月,中国对东盟中药进出口额为2.0亿美元,同比增加42%,占全球中药市场的16.5%,进出口贸易都呈现迅猛增长。
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是我国中药出口东盟主要市场。马来西亚以进口植物提取物为主,越南以进口中药饮片为主。新加坡由于有较完善的中成药注册管理规定,成为我国中成药出口欧盟的主要目的地。
新兴市场值得关注
2010年上半年,印度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为代表的中药出口市场表现 抢眼,这些新兴市场同比增幅均超过50%。
印度以前并不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然而上半年,印度已经跃升为我国第二大中成药出口市场,出口额超过美国和日本。同时,印度还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第四大市场。我国出口印度的主要中药商品是色素类植物提取物以及抗疟疾的青蒿素类相关产品。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上半年是我国中药出口的第五大市场。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两国中药贸易发展迅速。目前,马来西亚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第三大市场,是中成药和中药材的第六大市场。
小结
2010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旺盛。原料类商品由于价格上涨的原因,使进出口额的增幅明显。中成药的增长相对乏力,出口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预计我国中药下半年的出口将会继续增长,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