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淫羊藿
【英文名】:
HERBA EPIMEDII
【拼音】:
Yín Yánɡ Huò
【别名】:
刚前、仙灵脾、仙灵毗、黄连祖、放杖草、弃杖草、三叉风、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羊角风
【药材类别】:
枝叶/树皮类
【性味】:
味辛;甘;性温。
①《别录》: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温。
④《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辛。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②《纲目》:手、足阳明,三焦,命门。
③《本草经疏》:入手厥阴,足少阴、厥阴。
【入药部分】:
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茎叶。
【产地和分布】:
①淫羊藿:生长于多荫蔽的树林及灌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②心叶淫羊藿:生于阴湿的山沟中。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广西、湖南、安徽等地。
③箭叶淫羊藿:生于山坡竹林下或路旁岩石缝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①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茎长,横走,质硬,须根多数。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9片,有长柄,小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卵圆形,长4.5~9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锯齿先端成刺状毛,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斜形,上面幼时有疏毛,开花后毛渐脱落,下面有长柔毛。花4~6朵成总状花序,花序轴无毛或偶有毛,花梗长约1厘米;基部有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大,直径约2厘米,黄白色或乳白色;花萼8片,卵状披针形,2轮,外面4片小,不同形,内面4片较大,同形;花瓣4,近圆形,具长距;雄蕊4;雌蕊1,花柱长。蓇葖果纺锤形,成熟时2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②心叶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形与上种相似,但小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5~5厘米,宽2~4厘米,先端宽阔锐尖,边缘具锯齿,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不对称,外侧有小尖头。花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有腺毛;花通常白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③箭叶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匍行呈结节状。根出叶1~3枚,3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刺毛,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裂片形斜而较大,三角形,内侧裂片较小而近于圆形;茎生叶常对生于顶端,形与根出叶相似,基部呈歪箭状心形,外侧裂片特大而先端渐尖。花多数,聚成总状或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花小,直径仅6~8毫米,花瓣有短距或近于无距。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注意事项】:
阴虚而相火易动者忌服。阴虚火旺阳强易举者禁服。
①《本草经集注》:薯蓣为之使。
②《日华子本草》:紫芝为使。得酒良。
③《本草经疏》: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并忌之。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主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楚;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①《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②《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④《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附方】:
①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仙灵脾一斤,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得通气,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随性暖饮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圣惠方》)
②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仙灵牌一两,威灵仙一两,芎藭一两,桂心一两,苍耳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仙灵脾散)
③治目昏生翳: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栝楼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④治牙疼:仙灵脾,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奇效良方》固牙散)
⑤治肾经虚损,腰腿遍身疼痛。淫羊藿(酒浸)、杜仲(酒炒)、炒小茴香、大茴香各150g,远志(去心)120g,巴戟天、肉苁蓉(酒浸)各180g,青盐240g。上为末,每服6g。方中淫羊藿配伍巴戟天治阳萎,腰膝冷痛及妇女宫冷不孕。(《寿世保元》壮肾散)
⑥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一边不遂,肌骨瘦细,皮肤顽痹。淫羊藿30g,羚羊角1g,独活、防风(去芦头)、桂心、当归、牛膝(去苗)、薏苡仁、附子各30g,五加皮1g,萆薢、虎胫骨各30g。上为细末,炼蜜和捣,每服12g,食前温酒下。方中淫羊藿温肾助阳,祛风除湿。(《太平圣惠方》仙灵脾丸)